B型肝炎防治B型肝炎防治壹、摘要:B型肝炎在東南亞地區流行極為普遍,是引起肝癌與肝硬化的重要因素。臺灣地區自從1983年實施B型肝炎疫苗注射以後,新生代B型肝炎病毒帶原率已經受到控制,但是成人B型肝炎帶原者的比率仍非常高,目前西醫以抗病毒藥物及免疫調節劑,單獨或合併,治療B型肝炎,效果還是有限。中醫藥治療乙型肝炎,不遺餘力,經過臨床經驗,得到振奮的可喜成果,相信能夠集合眾人的智慧與力量,繼續研究,終有一天,一定能將B型肝炎病毒完全消滅,以減少肝病對人類健康的威脅。貳、前言:B型肝炎的感染率非常普遍,臺灣地區約有90%的人曾經感染過B型肝炎,其中約有15~20%的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,而帶原者約有50%是由母親感染而來,目前臺灣B型肝炎帶原者約有三百萬人口。B型肝炎所引起肝癌與肝硬化的比率非常高。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報告指出,臺灣地區十大死亡率,肝癌居男性死亡率的第一位,亦居女性死亡率的第三位。防治B型肝炎導致肝癌與肝硬化的重要方法,就是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,所以建議B型肝炎帶原者每半年最少做一次肝功能生化檢查,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肝臟超音波檢查,使身體確保健康。參、乙型肝炎病毒介紹:1、B型肝炎病毒屬於DNA病毒,其病毒構造非常獨特,為不完全之雙鏈DNA。2、患者血液中所含之病毒顆粒有兩大類:1、Dane particles為完整的球形病毒顆粒,具感染性,大小約42~47nm;2、不完整病毒顆粒,僅含病毒之表面抗原,不含病毒基因體,為球型或桿狀,大小約16~25nm。3、B型肝炎(HBV)是一種單純性的嗜肝病毒,其病毒不僅存在肝臟裡面,也有很多存在於肝臟之外的細胞如:胃腸黏觀、胰腺、膽管上皮、腎、皮膚和外周白細胞以及骨髓細胞內。4、B型肝炎病毒分四型:ard、adw、ayr、ayw‥‥等。5、因此B型肝炎患者血清中,常有HBsA克(表面抗原)與Anti-HBs(表面抗體)同時存在血清中。肆、B型肝炎病因、病機:1、早期中醫並不確知有乙型肝炎病毒,但是知道病因是由外感溼熱或疫毒之邪侵入所引起。2、患者因為素體虛弱,正氣不足,正不勝邪,病毒乘虛感染。3、B型肝炎病毒侵入人體以後,肝脾受邪,疏泄不利,納運無常,故病毒流連難去。4、肝陰虧損,腎陰失濟,導致肝腎陰虛或脾腎陽虛,日久產生惡性循環,為濕熱病邪,感染B型肝炎的病因。5、感染乙型肝炎以後,造成全身氣、血、精、液代謝失控,病理變化以濕毒、瘀、虛為主。累及肝、脾、腎‥‥等病變。6、B型肝炎感染率夏天較高,冬天最低。7、免役功能低弱、脾氣、腎氣較弱者,以及飲食失節、過量飲酒、勞逸過度者容易受到病毒感染。伍、B型肝炎感染途徑:1、垂直感染:關鍵字帶原者之母親,經由胎盤或分娩前後傳染給胎兒。2、水平傳染:經由不淨的輸血、注射筒、手術、穿耳洞、針灸、紋身、紋眉::感染,或經由皮膚、黏膜傷口、乙型肝炎帶原者的體內分泌物,以及與B型肝炎帶原者共用之牙刷、毛巾、指甲剪、括鬍刀等感染而成。3、通過吸血昆蟲、蚊子、人虱、蒼蠅‥‥等均有較高的攜帶率,如果接觸到人類的血液,為感染乙型肝炎的途徑之一。陸、辨證分型:1、肝膽火旺型:症見發熱口苦、渴欲飲水、厭食、便秘、小便黃赤、身困乏力,舌紅、苔黃膩,脈象弦滑數。2、肝膽溼熱型:症見:黃疸鮮明、嘔吐噁心、小便黃赤、厭食、倦怠乏力、大便溏,舌苔黃膩,脈象濡數。3、肝鬱脾虛型:症見:轉氨脢升高、食欲不振、右脅下疼痛、胃腹脹滿、厭油、腰背酸困,大便稀薄、舌質淡、苔膩,脈象沉弦。4、肝腎陰虛型:精神不振、肢體痠軟、兩脅隱痛、懶於行動、厭食、口乾、苦、失眠、遺精早洩、五心煩熱、舌質微紅、苔薄,脈象細數。5、氣陰兩虛型:症見:面色晦暗或見赤縷紅絲、舌紅、肝脾腫大,質地堅硬,舌質暗或有瘀斑,肝掌、蜘蛛痣、兩脅刺痛,女子行經腹痛或經色紅有血塊,脈象細數。6、氣滯血瘀型:兩脅脹痛、呈陣發性針刺樣疼痛、飲食欠佳、形體消瘦、面部及手部有紅縷、硃砂掌明顯、舌質紫、脈象沉澀。柒:對症治療:1、肝膽火旺型:治宜清熱解毒。選方如下:茵陳蒿湯、黃連解毒湯、龍膽瀉肝湯、葛根芩連湯、芩蒿清膽湯、大柴胡湯、當歸蘆薈丸、白虎湯‥‥等。2、肝膽濕熱型:治宜利濕、怯濕、滲濕,溼熱一但除去,好像水溝的水沒有了,肝炎病毒自動排除。方用清熱利濕:茵陳、山山梔子、連翹、黃柏、板蘭根、佩蘭葉、車前子、丹蔘、鬱金。白茅根、藿香。白寇仁。選用方如下:五苓散、茵陳五苓散、平胃散、胃苓湯、甘露消毒丹、羌活勝濕湯、藿香正氣散、茵陳四苓湯、參苓白朮散、三仁湯‥‥等。3、肝鬱脾虛型,治宜:疏肝健脾、寬胸理氣。方用:四君子湯加枸杞子、白芍、鬱金、川厚朴、陳皮、內金(素食以麥芽代)。加減:如有溼熱未清,納差,苔膩宜加藿香、佩蘭。如果濕邪困脾,可先用蒼朮、白朮、茯苓、黃芩、薏苡仁、炒麥芽‥‥等健脾利濕。選用方如:甘露消毒丹、甘露飲、加味逍遙散、香砂六君子湯、小柴胡湯、柴胡疏肝湯、柴胡桂枝湯、四逆散‥‥等。4、肝腎陰虛型,治宜滋補肝腎,方用a、偏重肝陰虛宜用一貫煎加味:北沙蔘、麥門冬、當歸、生地黃、枸杞子、川楝子、白芍、太子參、白朮、鬱金。b、偏重腎陰虛者宜六味地黃丸加味:生地黃、山藥、山茱萸、茯苓、澤瀉、丹皮、何首烏、菟絲子、桑寄生、仙靈脾。其他選用方如:一網站優化貫煎、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、八味地黃丸、茵陳五苓散、生脈飲、增液湯‥‥等5、氣陰兩虛,治宜四君子湯益氣(黨蔘、茯苓、白朮、甘草),增液湯養陰(生地、玄蔘、麥門冬),加丹蔘、赤芍、丹皮活血涼血。選方如下:四君子湯、四物湯、八珍湯、六味地黃丸、補中益氣湯‥‥等。6、氣滯血瘀型,治宜行氣活血,補氣健脾,方用:黃耆、當歸、白芍、白朮、茯苓、生薑、杏仁、橘紅、澤蘭、茵陳、車前子、香附子、丹蔘、赤芍、藕節、木瓜、大腹皮。其他選用方如:桂枝茯苓丸、血府逐瘀湯、少腹逐瘀湯、桃紅四物湯、去瘀散、抵當湯、大黃蔗蟲丸‥‥等。捌、B型肝炎治驗彙集:1、症狀:B型肝炎,舌苔薄白,脈浮弦,失眠,月經量少。方用:加味逍遙散6克、藿香正氣散4克、板藍根1克、蠶沙1克、丹蔘1克、貫眾1克、茵陳1克、佛手柑1克為四包,一天份量。效果:連續服藥四個月,乙型肝炎恢復正常,E抗原由陽性轉為陰性。2、症狀:B型肝炎,容易疲勞、四肢無力、失眠、多夢、心悸氣短、口乾、頭暈。克OT98、克PT139。處方:a、小柴胡湯9克、茵陳1.5克、梔子1.5克。十五天份。b、加味逍遙散4克、小柴胡湯3克、知柏地黃丸3克、茵陳1克為一天份,服一個月。c、小柴胡湯4.5克、知柏地黃丸4.5克、茵陳1.5克、梔子1.5克為一天份,給十五天。d、加味逍遙散3克、溫膽湯4克、小柴胡湯3克、梔子1克、茵陳1克為一天份,給十五天。(用藥依據:依五行學說,腎屬水、肝屬木,脾屬土的理論來治療)。效果:共治療四個月,肝功能檢查恢復正常。3、B型肝炎相關性腎病(膜性腎病)。症見:乏力、腰酸困、畏寒肢冷而手足心熱,舌質暗紅,苔薄黃,脈象沉細。處方:太子參30克、生黃耆20克、生地12克、丹皮12克、赤芍10克、茯苓30克、丹蔘30克、石葦20克、滑石30克、益母草30克、白花蛇舌草30克、虎仗15克、桃仁10克、紅花12克。水煎服。效果:服用30劑,諸症消失,繼續服至60劑,檢查恢復正常。4、慢性B型肝炎:處方:白花蛇舌草15~30克、夏枯草12~15克、甘草6~12克、板蘭根10~15克、山豆根10~15克、白茅根15~30克。水煎服。效果:治療50例,臨床近期治癒33例(66%),好轉12例(24%),無效5例(10%),總有效率90%。50例中HBsA克複查3次連續陰性12例,占24%,HBsA克滴度明顯下降17例,占34%,總有效率58%。5、傳染性B型肝炎:中醫辨證:溼熱蘊蒸、氣滯血瘀。治法:清熱化瘀。方名:犀澤湯。處方:廣犀角一錢(以水牛角研粉吞服)、澤蘭五錢、敗醬草五錢、土茯苓1兩、對坐草1兩、平地木1兩,水煎服,每日1劑。效果:經治療後肝功能恢復正常,B型肝炎轉陰性。6、乙肝寧方:功能主治:搜尋行銷益氣補中、疏肝活血。主治:慢性乙型肝炎。處方:黃耆15克、黨蔘15克、薏苡仁30克、蚤休10克、白芍10克、丹蔘15克、貫眾10克、茵陳30克、女貞子15克、蠶砂15克、白朮10克、川楝子10克、柴胡6克、枳實10克、甘草6克、菟絲子30.克。水煎服,30日為一療程,3-4個月療程有效。有效後本方改以蜜丸,續服以鞏固療效。臨床療效:治療96例,基本痊癒34例(占35.4%),好轉50例(占52.1%);無效12例(占12.5%)。總有效率為87.5%。7、虎仗丹蔘黃耆湯:主治:急性B型肝炎。適應症:氣滯血瘀型。處方:虎仗、板蘭根、貫眾、土茯苓各15克。丹蔘、赤芍各12克。生黃耆、黨蔘各15克。水煎服。加減:黃疸型加大黃10克、龍膽草6克;無黃疸加柴胡8克、白芍1克。一個月為一療程。效果:治療50例,服藥一個療程46例,肝功能恢復正常,臨床症狀消失,占92%。29例肝功能好轉,總有效率85%。HBsA克轉陽(滴度在1:8以下)有18例,滴度下降兩孔以上有21例,總有效率占78%。8、乙肝三號方:主治:慢性活動性、慢性遷延性B型肝炎。處方:黃耆30克、黨蔘20克、白朮20克、枸杞子15克、仙靈脾30克、白花蛇舌草30克、土茯苓15克、黃芩10克、生地15克、山藥15克、黃精15克、丹蔘15克。水煎服。加減:黃疸指數增高加金錢草15~30克,克PT升高加白芍12~15克、山楂9~12克,肝區疼痛加醋柴胡9~12克、金鈴子9~12克,屻血加小薊12克、白茅根30克。每個療程30天,一般服2~6療程。效果:總有效率87%。HBsA克轉陰者占39.9%。9、乙肝湯:主治:B型肝炎,症見:脅痛、神疲乏力,或有黃疸、尿黃、舌質紅、苔薄黃、脈弦。功效:清熱解毒利濕。處方:虎仗30.克、魚腥草30克、茵陳15克、何首烏15克、白芍15克、板蘭根15克、敗醬草10克、月季花10克、柴胡10克。水煎服,每日一劑。療程:最短1~2月,最長5個月。效果:HBsA克轉陰占68%。10、抗乙肝合劑:功效:清熱解毒,健脾補氣,主治:B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。處方:黃耆150克、虎仗95克、黃芩68克、白朮94克、紫草38克、土茯苓68克。水煎服。11、乙肝寧:主治:慢性活動性B型肝炎。處方:虎仗20克、白花蛇舌草30克、黃耆30克、丹蔘15克、赤芍30克、黨蔘20克、茵陳30克、貫眾20克、柴胡10克、白茅根30克、何首烏20克、白背葉根10克、淫羊藿15克、敗醬草10克、當歸尾10克、菟絲子15克、金櫻子15克、女貞子10克、鬱金10克。水煎服。療效:60例治療60天,HBsA克轉陰者73.3%。治療120天,HBsA克轉陰達75%。12、甘露消毒丹:主治:B型肝炎。處方:茵陳、黃芩、連翹、白寇仁、藿香、佩蘭、木通、滑石、石菖蒲、紫草、野菊花、白花蛇舌草、生甘草澎湖民宿。水煎服。療程18~45天。效果:100例中,41例顯效,HBsA克轉陰者平均45天,54例有效。69例黃疸平均消退4天,96例肝功能恢復正常者平均18天。13、1982-1987年中國醫藥學院以西醫診斷,中醫辨證分型對慢性B型肝炎的療效評估,建立中西合一的臨床研究模式,並篩選中醫藥治療B型肝炎基本處方,連續治療6個月,結果症狀改善ALT/AST下降,HBsA克轉陰者達26.6。處方如下:a、枳實梔湯適用於輕度溼熱症。b、丹梔逍遙散適用於脾濕肝熱症。c、加味甘露飲適用於肝熱陰虛症。d、桑蠶合劑適用於陰虛兼有瘀症。e、葉天士名方(茯苓、白朮、白扁豆、黃耆、甘草、大棗、生薑)適用於脾虛有濕。f、六一合劑(六味地黃丸加一貫煎)適用於肝腎陰虛型。14、慢性B型肝炎:白花舌蛇草15~30克,夏枯草12~15克,甘草6~12克,板藍根10~15克,山豆根10~15克,白茅根15~30克。水煎30分鐘,每日一劑。總有效率90%。15、B型肝炎臨床治驗報告:患者周OO,病歷號碼9013851,經彰化基督教醫院檢查為B型肝炎帶原,午後頻打呵欠,倦怠感,胸悶呼吸不順暢,口渴,食慾不振,精神疲乏,血壓=78/124,證候:小便黃赤,舌黃苔,弦數。辨證:B型肝炎屬濕熱鬱滯狀。治則:補脾疏肝,燥濕理氣。用藥處置:小柴胡湯5.0克,香砂六君子湯5.0克,纈草2克,葉下珠2克。1天份,續服2個月,再經基督醫院檢查,B型肝炎陽性轉陰性,諸症痊癒。16、新聞報導:『真珠草可以抑制B肝病毒,韓國已經完成第三階段的人體試驗。』真珠草的正式名稱為葉下珠,別名有珠仔草、十字珍珠草以及真珠草,這種一年生、大戟科的植物由於其種子生長於葉子的下面,所以命名為『葉下珠』。根據醫學網頁報導,葉下珠治療乙型肝炎,對HBsA克轉陰有一定效果。玖、臨床病歷:一、基本資料:蘇小姐  四十五年生  彰化縣人 病歷號碼:8302934號。二、初診:民國八十六年一月二十七日。三、望診:面色萎黃,中等身材,舌質薄黃。四、聞診:聲音高亢,無特殊味道。五、問診:經彰化基督教醫院檢查為B型肝炎帶原者,午後頻打哈欠,容易疲勞,腰酸,口渴,食欲不振,小便淡黃,肝功能檢查GOT.克GPT正常。六、切診:脈象弦數。七、診斷:乙型肝炎。屬肝腎脾虛夾濕之症。八、議治:依陰陽五行論,肝屬木,脾屬土,腎屬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等理論。故以五行相生之法,左以清熱利濕之品,使肝腎脾機能旺盛,免疫機能恢復,B型肝炎病毒自然消失。九、處方:小柴胡湯<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
婚禮顧問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z89wzha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