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敏才、孫麗娜夫婦 資料照片
曾維奮 資料照片

張偉 資料照片
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資料圖片
  本報北京9月9日電(記者謝文、蘇麗萍)由光明日報與中央電視臺聯合主辦的2014“尋找最美鄉村教師”大型公益活動9日在京正式揭曉。獲“最美鄉村教師”稱號的是:朱敏才、孫麗娜夫婦,曾維奮,周麗娜,劉月升,張美麗、張秀麗姐妹,張偉,秦開美,陳臘英,王偏初,胡清汝。獲“最美鄉村教師支教團體”稱號的是: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。被推選為“特別關註鄉村教師”的是:邵英文,原子朝,農加貴,杜愛虎,郭慶,程霖,李詠梅,楊建國,拓守賓,劉世魚、劉運良父子。被推選為“特別關註鄉村教師支教團體”的是: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、河北保定學院支教團體、清華大學書脊支教團、“學霸”支教團(相關名單見另條)。活動將為獲獎的11組最美鄉村教師及團體提供每組20萬元現金的資助,為14組特別關註教師及團體提供每組5萬元現金的資助。
  備受矚目的2014“尋找最美鄉村教師”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已錄製完成,將於9月10日晚20:01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,20:04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、綜合高清頻道播出。
  活動啟動以來,光明日報和中央電視臺借鑒前三屆活動的成功經驗,派出數百名編輯記者,奔赴全國各地鄉村,走進鄉村教師的生活,記錄他們質朴的情感和職業夢想,有力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光明日報2014“尋找最美鄉村教師”專欄7月1日開欄,截至8月中旬,共刊發通訊33篇、圖片34張,涉及全國26個省(直轄市、自治區)的鄉村教師,光明網、光明日報法人微博、光明手機報對相關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跡進行了重點推介。中央電視臺以新聞、專題、紀錄片等多種節目形態,早、午、晚多個時段聯動報道,在《新聞聯播》《朝聞天下》等重點新聞節目開設了“走基層·尋找最美鄉村教師”專欄,在科教頻道《講述》專欄播出了5集系列片。
  除新聞報道外,光明日報還結合尋找活動,舉辦了“師生情”徵文和“我眼裡最美的鄉村教師”攝影作品徵集活動,中央電視臺舉辦了“影響我一生的鄉村教師”主題徵集活動。由活動組委會主辦,北京教育學院、陶行知教育基金會承辦的2014“最美鄉村教師”走進北京教育學院研修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。活動組委會表示,今年還將舉辦高端研討會,回顧和總結“尋找最美鄉村教師”大型公益活動,為開展好這項活動提供理論支持。
  朱敏才、孫麗娜夫婦
  朱敏才曾是駐外工作17年的外交官,老伴孫麗娜退休前是北京的小學英語老師。9年前,他們得知貴州山區嚴重缺乏師資便決定去義務支教。2005年5月,他們在貴州望謨縣復興鎮第二小學開始了支教。他們給孩子買來字典,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。在黔西南州興義市尖山苗寨小學支教時,夫婦倆還給孩子開設了品德課、音樂課、體育課等。以前孩子們懼怕陌生人,不願意說話。夫婦倆通過上課、游戲和多種課外活動讓孩子們逐漸開朗、自信。苗寨的孩子們學會了漢語普通話、學會了講衛生、懂禮貌,也瞭解了“世界”的含義。9年來,兩位老人的足跡遍佈貴州七八所鄉村小學,目前在遵義縣龍坪鎮中心小學。雖然山村的艱苦條件讓他們落下一身疾病,但他們說:“能發揮餘熱,是我們最大的滿足。孩子的變化是我們最大的動力。只要還能爬起來,就會待下去。”
  曾維奮
  曾維奮是海南省澄邁縣永發鎮儒林小學教師。他對教師工作非常執著,“能拄著雙拐上課至退休,這一生就算沒白活”,他這樣說。1995年,曾維奮從師範畢業眼看就要工作了,一場意外導致他下半身癱瘓。為了能走上講臺,曾維奮鍛煉體力,終於能拄著拐杖在平地上行走,他提出申請,只要能當老師,哪怕到最偏遠、最艱苦的學校都行。經過連續三年申請,2001年9月1日,他終於站在了儒林小學南洋教學點的講臺上。他一天最多時有6節課,一節課40分鐘,在講臺上就要拄拐站立240分鐘。他還要走下講臺輔導檢查學生作業,在講臺上單手拄拐轉身板書。雖然講臺旁有一把椅子,他卻說,坐著講課不生動,對孩子也不負責。曾維奮說:“如果有一天能恢復健康,我要把書教得更好,和孩子們一起游戲,一起奔跑。”
  周麗娜
  生長在東北的周麗娜,是新疆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亞維勒克村雙語幼兒園唯一的漢族老師。1997年,她隨維吾爾族丈夫來到這裡。2006年她成為上阿圖什鄉卡依拉克小學的臨時雙語教師,並擔任畢業班班主任。她的學生有13名考上區內新疆班,並多次在各類比賽中獲獎。2010年,公立阿圖什鎮中心雙語幼兒園招聘漢語老師,周麗娜取得了筆試、面試雙第一的成績,儘管她已經超齡,但仍被特批為正式教師。2014年4月,周麗娜從條件較好的鎮中心幼兒園調到村級亞維勒克幼兒園。周麗娜有助人為樂的習慣,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,她也沒有放棄資助貧困的維吾爾族學生。親人多次勸她回沈陽老家生活,但為了這裡的孩子,她把阿圖什當成了自己的家。
  劉月升
  劉月升,天津市大港區劉崗莊中學教師。15年來,劉月升扎根在這所偏遠的農村學校,帶領這裡的農村孩子完成了350多項國家專利的設計和申報,學校也是天津市唯一承擔市級科研項目的農村學校。劉月升花了三年時間,查閱大量的資料,把自己多年授課經驗整理出近200頁講義。學生們的發明走上了國家、市、區各級比賽的舞臺,並贏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銀獎。小發明也培養了農村孩子的技能,許多學生畢業後開始自己創業。他還帶領孩子們做了一架大型260航模,每逢假日就帶著孩子們去航拍濕地、港口,他還帶領學生進一步觀測鳥的數量,喚起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關註。如今,學校的濕地航拍達到了無人機水平。
  張美麗、張秀麗姐妹
  張美麗、張秀麗姐妹,是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。1992年,武川縣籌辦聾兒語訓班,當了9年老師的張美麗接過這一重任,5個兒童,老師只有張美麗一人。從未接觸過手語的張美麗開始一點一滴地學習手語,又自費到外地學習盲文。1998年,武川縣特殊教育學校掛牌成立,在兩間不足20平方米的教室里,設有聾啞、視障和智障3種教學複式班,共有7個年級。老師仍然只有張美麗一人。每天十幾個小時的操勞讓她身體透支。她勸說同樣是教師的妹妹張秀麗加入特教行列,兩人成為孩子口中的“大張老師”“小張老師”。從學校開辦到現在,學生不用交一分錢學費,卻學會了編織、剪紙、繪畫等生存本領。學校走出的150多名學生大都掌握了一技之長,其中4人考上了大學。
  張偉
  河南省鄲城縣秋渠一中校長張偉2014年3月17日猝死在辦公桌前。追悼會當天,3000多名學生家長和鄉鄰揮淚前往送別。張偉十年前接手一中校長的時候,因為辦學條件、教學質量不高學生不斷流失,學校在全縣綜合排名倒數第一。十年時間,學校的所有事情他幾乎都親力親為,讓這個農村薄弱學校進入優質學校行列。在推廣新課改模式時,很多老師認為,新課改放在這樣一個偏遠的鄉級中學,根本實現不了。張偉卻認為,沒有好的教學質量,學生就不會來學校,學校也就不存在了。他組織大家去省內外先進的學校學習,並且帶頭開展為期一學期的評課賽課。張偉去世後,家人在他錢包里發現了兩張銀行卡,一張餘額為零,一張為1700多元。這是他乾教師20年,任校長10多年給家裡留下的全部積蓄。
  秦開美
  秦開美,湖北省潛江市浩口鎮第三小學的教師。2014年6月10日上午,身帶自製炸葯、手槍和汽油的農民張澤清闖進秦開美的課堂,將她和52名學生劫持。在此後的40分鐘里,秦開美與張澤清周旋,主動留下來當人質,讓所有學生安全撤離。秦開美被網友贊為“最美女教師”。秦開美1988年開始在浩口鎮柳洲村小學當民辦教師,她的畢業班語文課教得非常好。1994年浩口鎮柳洲小學停辦,由於秦開美的語文教學水平在浩口管理區小有名氣,浩口鎮第三小學聘請她作代課教師。26年裡,秦開美錯過兩次轉正機會,一次因年齡太小,一次因年齡太大。縣城一所私立學校以高薪聘請她,被她拒絕了。她念舊,不願離開待了十幾年的浩口鎮第三小學。
  陳臘英
  江西省宜春高安市大城鎮中心小學教師陳臘英最大的特點就是憨直、愛笑。2003年,幾次在課堂上暈倒的她,被查出患有尿毒症,在生命危急時刻,她寫下遺囑:要把治病的錢捐給家庭困難的學生,還準備捐獻器官。學校和社會捐款支持陳臘英完成腎移植手術,陳臘英奇跡般活了下來。康復後,她重回校園。被愛包圍過的陳臘英又把愛傳遞給更多的人,她用親身經歷和28本日記幫助了十幾個身患重病、對生活絕望的陌生人。她還是南昌監獄的特殊幫教,至今還和一名殺人犯保持著書信聯繫,給他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氣。陳臘英特別留意那些性格內向孤僻、學習困難、家庭特殊的學生,她常在周末休息時間帶他們一起爬山、做游戲,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。
  王偏初
  藏族漢子王偏初,是四川省涼山木里藏族自治縣俄亞納西族鄉小學校長。他是鄉裡第一個大學生,畢業後選擇回家鄉教書。學校距離縣城300公里,教學物品都是靠攀爬、溜索、翻山來運送,每次需要六七天。王偏初一年要這樣往返八九趟。每年“六一”兒童節,王偏初帶著全校師生設計排練節目,還刻成光盤,發到每家每戶吸引孩子上學。任校長期間,學生人數增長了幾倍。這幾年,俄亞小學分來了許多年輕的特崗教師,每次他都到縣城接,安慰鼓勵他們留下來,學校特崗教師增加到將近30位。他嚴格管理,狠抓教學,學校連續三年獲得縣中小學管理綜合評估一等獎。2013年,兩名從俄亞小學走出去的學生考上了木里縣最好的高中,刷新了俄亞小學的歷史。王偏初資助每人每學期1000元。現在,學校辦學條件、設施設備、教師生活都得到了改善。
  胡清汝
  胡清汝,河北省平鄉縣常河鎮學區教師。他對於鄉村教育有著特殊的感情,因為他來自一個教育世家,這個家庭有近70年的從教歷史,出過20名鄉村教師,有兩萬多名孩子是他們家族的學生。胡清汝從教33年,讓一所地處偏僻的農村小學吸引了3縣12村的孩子,教學成績全縣名列前茅。他教導學生就算考不上大學當一個農民,也要當一個懂科學、有文化的農民。胡清汝帶的每一個畢業班,都要為全班同學準備一盤磁帶,錄下每位同學心中的夢想。這一盤盤刻滿理想的磁帶,成了學生們探尋未來的新起點。2000年,畢業近10年的學生回到母校聚會,胡清汝拿出當年錄有夢想的磁帶放給學生們聽,醫生、教師、科學家、軍人……很多學生因為夢想成真激動地流下熱淚。後來,胡清汝又把學生的夢想認真記錄在一個本子上,至今保存。
  最美鄉村教師支教團體
  ——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
  自1998年至今,清華大學連續組建16屆研究生支教團,向西藏、青海、甘肅、山西、陝西、河南、湖北等省區的貧困縣、鄉輸送了218名支教志願者。幫助青海湟中一中建立起了圖書室。連續多年努力爭取校友資源,為專項獎助學金募捐,現已資助150餘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。在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支教的同學開辦了大學生文化藝術節、辯論大賽、科技創新大賽和攝影大賽。在青海湟中一中支教的志願者長年擔任“小蜜蜂文學社”和“鳳凰書畫社”的指導教師。2010年,第十一屆支教團為西藏薩嘎縣等5個國家級貧困縣募集20噸冬衣。2011年,第十二屆支教團組織發起多項支持西部教育發展、關愛農民工子女的公益項目,通過申請企業公益項目基金、聯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,為西部3所小學組織捐贈了價值5萬元的多媒體設備、體育器材及圖書。2013年,由清華支教團成員擔任教師的甘肅武威六中有1人考入清華大學,湟中一中有2人考入清華大學、1人考入中國人民大學。當地學生都要成為和志願者老師一樣的人,去外面看看,改變自己、進而改變家鄉。
  特別關註鄉村教師名單
  ● 邵英文 安徽省濉溪縣岳集中心學校油榨小學趙樓教學點
  ● 原子朝 山西平順縣虹梯關鄉西井山村西辿小學
  ● 農加貴 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蓮城鎮落松地小學
  ● 杜愛虎 四川甘孜州康定縣玉龍西村學校
  ● 郭 慶 江蘇省邳州市特殊教育中心
  ● 程 霖 廣西北海市海城區潿洲島斜陽小學
  ● 李詠梅 黑龍江省青岡縣青岡鎮中學
  ● 楊建國 內蒙古清水河縣單檯子鄉小學
  ● 拓守賓 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南長灘學校
  ● 劉世魚、劉運良父子 重慶彭水普子鎮中堡村小學
  特別關註鄉村教師支教團體名單
  ● 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● 河北保定學院支教團體
  ● 清華大學書脊支教團 ● “學霸”支教團
(編輯:SN117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z89wzha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